一塊看似奶酪的乳白色的酪蛋白樣品在華羚乳品集團展廳傳遞著,甘肅華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工宋禮向海外華文媒體代表揭秘:“牧民家的奶渣經過科技點化,現在既能做美食,還能造飛機。”作為全國牦牛奶粉銷量第一的企業(yè),甘肅華羚乳品集團憑借核心技術突破和全產業(yè)鏈布局,不僅讓高原特色乳品走向全國,更成功打入歐盟、美國等國際市場。
2025年7月9日,2025海外華文媒體甘南行活動采訪團走進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華羚乳品集團,見證牦牛乳的“七十二變”,圖為工廠技術車間內,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牦牛乳中酪蛋白的提取。九美旦增 攝
9日,2025海外華文媒體甘南行活動采訪團走進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的上述高原企業(yè),來自12國的18家媒體代表見證了牦牛乳的“七十二變”。
據宋禮介紹,過去當地牧民制作酥油剩下的副產品“曲拉”(牦牛乳干酪素)常被當作邊角料,價格低廉且銷路不暢,“現在不一樣了,我們用技術把它加工成這種高蛋白營養(yǎng)粉,東西還是那個東西,但價值翻了幾十倍?!彼味Y介紹說,現在牧民交售曲拉,一公斤能賣到六十多元(人民幣),成了重要的收入來源。
甘南的牦牛乳,脂肪含量適中,蛋白質豐富,富含多種礦物質與微量元素,被譽為“高原上的白金”。2005年,華羚科研團隊開始攻關曲拉深加工技術。“最難的是去除雜質同時保留活性成分。”宋禮指著墻上的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證書說,經過多年試驗,他們研發(fā)出酶法提取工藝,使曲拉中的酪蛋白純度達到國際標準。
圖為宋禮(左一)向海外華媒代表們介紹牧民餐桌上的“曲拉”如何跨越成為高端乳制品。九美旦增 攝
“這可不是普通的奶酪,它的蛋白質含量相當于8杯牛奶!”據宋禮介紹,酪蛋白不僅是制作奶酪、酸奶的核心元素,還可以在人體內持續(xù)釋放氨基酸,為運動健兒和術后康復者提供精準營養(yǎng)。這種源自青藏高原的蛋白質,在工業(yè)領域同樣身手不凡,航空膠黏劑、環(huán)保涂料、陶瓷金屬鍍層……憑借出色的黏合性和穩(wěn)定性,酪蛋白逐漸成為綠色工業(yè)新寵。
依托當地牦牛乳特色資源為原料,目前華羚乳品主要產品有牦牛乳酪蛋白系列、牦牛乳奶粉系列、微生物培養(yǎng)基系列等3大類50多個品種。銷售網絡覆蓋全國,產品遠銷美國及歐盟、中東、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qū)。
圖為坐落在牧場旁的華羚乳品集團工廠,這種"前廠后牧"的布局,雖增加了物流成本,卻從根本上解決了高原特色農產品"優(yōu)質難優(yōu)價"的痛點。九美旦增 攝
走出廠區(qū)時,加拿大七天傳媒社長尹靈感慨道:“科技讓游牧民族的智慧結晶走向世界餐桌?!币`說,親眼看到高原特色農產品通過科技手段提升價值,并帶動牧民增收,這種產業(yè)模式很有啟發(fā)性。新西蘭《華新時報》社長蔣佳檉則對牦牛乳產品的獨特風味印象深刻:“希望能有更多人品嘗到來自青藏高原的優(yōu)質乳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