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观看,无遮无挡爽爽免费视频毛片韩国,www精品,懂色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看黄色.com,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涩爱蜜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新聞

國有六大行4048億元“紅包”本周派發(fā)完畢 股息率均超5%

發(fā)布時間:2023-07-17 16:00:00來源: 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蘇向杲

  近日,國有大行陸續(xù)披露了2022年度分紅派息實施公告。據公告,國有六大行現金紅利(股息)發(fā)放日為7月12日至7月18日,即截至本周二,國有六大行現金紅利將全部“到賬”。

  據記者統(tǒng)計,工商銀行、農業(yè)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合計派發(fā)現金紅利4047.6億元,同比增長5.9%。按7月14日收盤價計算,國有六大行股息率均超5%,有4家超過6%,最高達6.7%。

  分紅比例均不低于30%

  從分紅規(guī)??矗ど蹄y行位列國有六大行之首,本次派發(fā)現金股息共計約1081.69億元(文中股息、紅利均指“稅前”金額)。其中,A股現金股息共計約818.27億元,每股現金股息0.3035元。建設銀行分紅規(guī)模次之,共計派發(fā)現金股息約972.54億元。其中,派發(fā)A股現金股息約37.32億元,每股現金股息0.389元。農業(yè)銀行位列第三,共計派發(fā)現金紅利約777.66億元。其中,派發(fā)A股現金紅利共約709.36億元,每股派發(fā)現金紅利0.2222元。中國銀行位列第四,共計派發(fā)現金紅利約683億元。其中,派發(fā)A股現金紅利489億元,每股派發(fā)現金紅利0.232元。交通銀行位列第五,共計派發(fā)現金紅利270億元。其中,派發(fā)A股現金紅利146.4億元,每股派發(fā)現金紅利0.373元。郵儲銀行位列第六,共計派發(fā)現金紅利255.7億元。其中,派發(fā)A股現金紅利204.5億元,每股派發(fā)現金紅利0.2579元。

  從分紅比例來看,國有六大行分紅比例均高于或等于30%,整體保持了較高的分紅比例。浙商證券研報認為,未來銀行股分紅水平下降概率低,原因是,中短期看,當前國有行、優(yōu)質銀行股的資本水平充足,可支撐(信貸)投放;長期來看,預計信貸增速將回落,盈利內生平衡有望逐步實現。

  4家銀行股息率超過6%

  股息率方面,以7月14日收盤價計算,國有六大行的股息率均高于5%,有4家高于6%。具體來看,工商銀行、農業(yè)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分別為6.2%、6.2%、5.8%、6.5%、6.7%、5.3%,整體保持了較高水平。

  由于國有六大行保持了良好的股息率水平,在存款利率下行和銀行理財收益率波動加劇的大背景下,不少投資者認為,購買存款和銀行理財,還不如買銀行股。

  單從年化收益率來看,國有六大行股息率有一定優(yōu)勢。目前國有六大行的人民幣掛牌活期存款利率僅為0.2%,整存整取兩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分別為2.05%、2.45%和2.5%。此外,銀行業(yè)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fā)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各月度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僅為2.09%。普益標準發(fā)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全市場存續(xù)開放式固收類理財產品(不含現金管理類產品)、封閉式固收類理財產品近1個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分別為3.18%、3.8%。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研究發(fā)展部總經理楊海平對記者表示,從股息率角度看,長期以來,大型銀行股表現一直較好,主要原因是現金分紅率較高,而估值較低。投資者不宜把股息率作為唯一指標,銀行存款、銀行理財產品和銀行股的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各異,也不宜簡單比較。

  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亦對記者表示,單從股息率來看,高于銀行理財的預期收益率和存款利率,這對投資者有較大吸引力。不過,銀行股、銀行理財和存款是不同的金融產品,投資思路和面臨的風險不同,不能簡單從收益率角度比較,投資者還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金融產品。

  實際上,如果對國有六大行的股票持有期較短,股息紅利也須繳納對應持有期的所得稅。其中,持有銀行股期限在1個月以內(含1個月)的,股息紅利所得全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實際稅負為20%;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實際稅負為10%;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因此,投資者在投資銀行股時,應對股息率表現、股價波動、投資期限、銀行業(yè)發(fā)展情況等因素綜合考慮。楊海平表示,客觀而言,2023年銀行業(yè)經營環(huán)境更趨復雜,凈息差承壓、信貸投放需求不足的問題較為明顯,受銀行理財“降費”等因素影響,銀行非息收入也有所承壓。總體判斷,2023年上市銀行凈利表現的關鍵詞依然是承壓、分化,因此,投資者可重點從資產質量、護城河、盈利穩(wěn)定性等角度綜合判斷投資價值。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